焦點
-
蘋果史上最便宜新一代iPhone SE登場、最便宜14,500元起跳,但還出了史上最貴Mac Pro四輪支架
講了這麼久,蘋果終於推出,主打的就是iPhone 8的外型、換上iPhone 11系列的硬體,這就意味著正面4.7吋螢幕、Touch ID指紋辨識、後置1200萬畫素單鏡頭、以及A13 Bionic晶片,最便宜64GB只要台幣14,500元,整體來看可以說是史上最便宜的iPhone,將於4/24正式開賣。 除了iPhone SE新機以外,蘋果還另外針對2019年的Mac Pro推出兩種不同的腳架,一種是四輪組、另一種則是四腳腳架,不過四輪組要價699鎂、四腳組則是要299鎂。 先快速說一下iPhone SE,這次的新機外觀上和iPhone 8完全相同,不過內部換成iPhone 11的硬體,所以基本上也可以把它當成目前最強大的iPhone之一,畢竟整體的硬體規格不像iPhone 11這麼高階,但處理器採用A13 Bionic的情況下,也就讓整體的操作體驗可以更好些,畢竟需要推動的硬體效能沒那麼高。 這次的新一代iPhone SE主要針對的目標客群是原先還在使用iPhone 6/6s以降的蘋果用戶,希望能促使這群人在不改變原先使用習慣的前提下(例如還是喜歡使用實體Home鈕,或不喜歡上面有瀏海設計),願意更換新機。(不然一直賺不到他們的錢啊XD!) 但最便宜64GB版本只需要14,500元的情況下,也就讓其他的iPhone看起來超級貴鬆鬆,畢竟在目前的陣容中,較便宜的iPhone 11也要價24,900元起跳、上一代iPhone XR也還要21,500元,雖然說後面兩隻都有新的Face ID加上幾乎全螢幕的設計,但iPhone SE的價格還是比較划算。(如果習慣Touch ID的話) 另外,還有一點是蘋果還推出了史上最貴的Mac Pro腳架,包含四輪組和四腳組,前者要價699鎂、後者則是要299鎂,尤其四輪組相當於台幣要價20,000元左右,但玩家真的需要這麼貴的四輪腳架嗎?這點非常值得玩家深思。 不過當然,我們撇開Mac Pro本身就已經貴的情況下,或許這樣的周邊配件也不例外,畢竟Pro Display XDR螢幕也要價不斐(雖然顏色很準),支撐它的腳架也不便宜XD!只能說蘋果的貴、完全沒有極限XD!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使徒來襲!兇手是你,Bandai將推出EVA主題電子雞
對於大部分30歲以上的玩家來說,寵物電子雞(Tamagotchi)想必是童年的難忘的歲月,儘管每天都細心的照料培養,但還是在第二天一早起床發現自己所養的寵物又死啦!或許是因為那個時候懵懂無知,抓不到訣竅,那倘若給成年後的玩家再一次機會,會不會有所不同呢? 隨著最新一部的EVA電影版即將上映,知名玩具大廠Bandai將順勢推出EVA版的寵物電子雞,並將它稱為「汎用卵型決戦兵器 エヴァっち」,想當然的玩家所培育的當然也不是一般的寵物,而是各種使徒,奇葩的是凌波麗和渚薰也都有低機率會出現呢! 在互動功能上,一般電子雞上的餵食、玩耍、清掃便便,到了使徒的養育上,就變成了調整L.C.L濃度、餵S2機關、突破AT立場(修蛋幾累!),並且還有準備各種動畫場景的小遊戲可以玩。 目前「汎用卵型決戦兵器 エヴァっち」將預計6月13日正式開賣,定價為2,530日圓,並備有初號機、零號機、弍號機配色,不過僅有日本會上架,喜愛EVA的玩家可能得在開賣之後另外尋找海外代購了。 ------------------------------------------------------------ 【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正式開創!】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鼓勵玩家「Play at Home」在家爽打game、Sony推出在PS4上推出兩款免費遊戲,不用PS Plus也能永久玩
疫情不斷延燒,雖然近日台灣傳出捷報零確診個案,但各國還是憂心忡忡,持續推廣大家待在家最安全,Sony也響應了這項政策,針對自家PS4平台推出兩款免費遊戲,分別是《秘境探險:奈森德瑞克合輯》(Uncharted: The Nathan Drake Collection)以及《風之旅人》(Journey),前者的內容是包含系列前三款的重製作品、後者則是PS4的移植版。 Sony表示,這兩款遊戲都是為了響應Sony的「Play at Home」政策,目的當然就是避免新冠肺炎疫情擴大,兩款遊戲目前都已經在PS4商城中供下載,玩家只要在4/16凌晨4:00至5/5凌晨4:00前下載就可以擁有這兩款遊戲,而且看起來不需要PS Plus服務就可以直接下載。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外媒根據這項消息有說明,玩家有可能會碰到下載時間較久的問題,因為Sony目前正在和國外政府商談網路頻寬的使用量,雖然無法確定台灣的玩家是否會被網路速度影響,但至少還有三個禮拜左右的時間可以免費下載嘛XD!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10核打不贏8核? Intel第10代Core i9-10900F (200W級)效能露出,多核分數不如AMD第3代Ryzen 7 3700X與Ryzen 9 4900HS (35W級)?!
AMD自3月30日正式推出Ryzen 4000系列行動處理器,以更高效能、更低功耗,讓電競筆電能夠擁有近如電競桌機那樣的體驗,同時還能維持輕薄。PCDIY!也在第一時間內針對,發現這次果然效能提升程度可說是不同凡響。由於這次AMD的7nm、PCIe 4.0的Ryzen 4000行動處理器(代號Renoir)來勢洶洶,讓Intel的產品可說是倍感壓力! 隨著Intel即將於4月底發表,雖說仍是採用14nm、PCIe 3.0,而且TDP(功耗)表定是65W。網路上就有人拿Core i9-10900F這顆具備10C/20T (10核心、20執行緒)處理器來實際測試一番,發現全速時將近200W,甚至滿載時可以高達224W,必須以水冷去壓制才行。 至於效能方面,先別管牙膏了,你聽過真香嗎?是的!拿來跟Ryzen 9 4900HS的8C/16做對比,看看誰的效能比較強! 由所公佈的資訊,他以Intel Core i9-10900F @ 2.80GHz~4.6GHz (GenuineIntel Family 6 Model 165 Stepping 5,10C/20T)處理器,在Geekbench 4的測試成績,單核心與多核心分別獲得5747與29363的成績,請注意喔!可是桌機處理器的成績! 從上面可以看到Intel平台是以基本設定(無超頻)的狀態來測試,我們再看AMD平台的部份,同樣挑出基本設定的成績,可以發現AMD Ryzen 7 3700X @ 3.6GHz~4.4GHz (AuthenticAMD Family 23 Model 113 Stepping 0,8C/16T)處理器,在Geekbench 4的測試成績,單核心與多核心分別獲得5807與35050的成績。這還是使用B450主機板來做測試喔!結果還贏過Intel約1%、19%。 好吧!Ryzen 7 3700X (8C/16T,65W)處理器,打趴Core i9-10900F (10C/20T,65W)也就算了!我們再找一下AMD筆電平台的部份,同樣挑出基本設定的成績,可以找出ROG Zephyrus G14所內建的AMD Ryzen 9 4900HS @ 3.0GHz (AuthenticAMD Family 23 Model 96 Stepping 1,8C/16T)行動處理器,在Geekbench 4的測試成績,單核心與多核心分別獲得5286與30339的成績。可以看到單核心雖然輸Intel約8%,但是在多核心則贏約3%。這還只是35W行動處理器的表現耶! 先來看Intel Core i9-10900F這顆處理器規格吧!10C/20T,內建20MB快取,基礎時脈為2.8GHz,超頻時脈為5.2GHz,Turbo Boost Max開啟後單核心可高達5.1GHz,若全核動態時脈則是4.5GHz~4.6GHz,TDP則是65W。 不過,這個65W指的是基礎時脈下的功耗,以Core i9-10900F為例,其P1最大功耗為170W,而P2最大功耗可達224W,相當於官方TDP的3倍多!只是吃電越兇,效能也應當有所表現才是,但從上面的測試成績可以發現,Geekbench 4單核與多核的成績僅有5747與29363。而且建議售價已知大約落在1.5萬元新台幣!相較於現在Ryzen 7 3700X只要1萬出頭的價錢來看,要說服消費者升級到Intel 10代U似乎頗困難的! 此外,別忘了這次10代U因為腳位,才可以使用。因此玩家們又得另外花主機板的採購預算! 總之,想要買哪家平台,相信精明的消費者要怎麼選擇的吧?以下就列出兩款平台的優勢,做為本文的結束! ● 單核心效能高 ● 時脈高 ● 超頻潛力比較強 ● 記憶體相容性與支援度比較好 ● 整體執行溫度來說,還是比AMD處理器涼一點 ● 多核心效能高 ● 更多核心數/執行緒數,以及更多快取容量 ● 7奈米製程 ● 超高C/P值,產品隨附RGB風扇 ● 單核心效能大約跟Intel能平起平坐 ● 功耗低!!
-
有錢到底應該怎麼花?ROG Swift PG65UQ電競螢幕實測開箱,既是頂級電視又是電競螢幕好厲害!
假設您是一位預算超級多的土豪級玩家,注重的可不是單純的遊戲主機而已,而是一整個的房間的整體享受,因此比起小小的螢幕,更需要在房間裡放下一台超大螢幕或是電視,而且是動輒十多萬那種的上等貨。在過去,要選更大尺寸似乎只有電視可以滿足,不過現在也有動輒60多吋的電競螢幕可以選擇了,此時應該選哪個呢?電視和電競螢幕之間的又有什麼差別呢? 不論是電視還是電腦螢幕,理論上只要線接上去,就能顯示內容,對於許多玩家來說,這之間的差別好像就只是尺寸大小。隨著這幾年4K市場的日趨成熟,不少電腦螢幕的尺寸變得越來越大,大螢幕的定義也從27吋變成了32吋、43吋,甚至連65吋的超巨型尺寸都出現了,連帶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 即便顯示器的尺寸越來越大,電競螢幕與高檔電視之間其實還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的,這陣子小編剛好有機會體驗到華碩推出的65吋電競螢幕ROG Swift PG65UQ,也利用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電視與螢幕之間的一些細節差異吧! 首先要瞭解的是,雖然同樣都是顯示裝置,但並不是所有的電視都能正常顯示出電腦上的內容,部分電視機種可能在顯示電腦輸出的畫面時,會出現畫面比例異常的情況。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之一在於,電視和電腦螢幕對於「像素」的計算單位是不同的,由於電視在定位上是針對影視產品,所以其對應的畫面標準,不少會是以NTSC、DCI這一類針對電視和電影所設計的標準為主,而電腦則普遍使用VESA的定義標準,不同的標準之間對於「像素」的計算方式其實是有差別的。 如果玩家的電腦中有Adobe Premiere Pro系列軟體的話,不妨可以試著建立一個新的序列,並在「設置」中,將編輯模式改成「自定義」,此時玩家就可以在「圖元長寬比」的選項中發現原來「像素」其實是有很多單位比例可以選擇的。 也因為有各式各樣的畫面標準,如果電視無法辨識電腦所輸出的畫面標準做出調整,就很容易發生畫面變形的問題。因此,為了避免或是減少這個問題,許多電視品牌會在影像模式中加入「電腦模式」,讓畫面可以配合電腦輸出的影像標準,以減少畫面出現比例異常的困擾。 然而,有一些電視品牌的「電腦模式」在設計上並不是做得非常理想,造成開啟電腦模式時,會出現畫面裁切的情況,此時玩家可能就會需要另外再進到顯示卡設定,或是電視影像設定裡面,去進行畫面微調。甚是麻煩! 至於電腦螢幕在這部分的麻煩,相對來說就會比較少一點,畢竟在設計上的主要連接對象,就是與電腦主機做連接,所以在規格上會偏向針對電腦顯示的主流的規格來進行打造。至於電腦螢幕一般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有時候不會自動偵測訊號來源,必須要透過使用者來手動切換才行。 電視和電腦螢幕其實都有內建顯示晶片,不過玩家其實不難發現電腦螢幕其實很少在強調螢幕內部的晶片功能,反而是電視,特別是越高級的電視,就越喜歡強調內部的顯示晶片的功能,諸如:色彩增強、對比增強、解析度補償等。 造成這樣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電腦螢幕比較賤價,而是電視的主要功用是以「娛樂」為出發點,也就是玩家購買電視的原因,就是為了享受視覺的感官刺激,因此電視會傾向讓畫面更加的討好眼球。不過討好眼球的相對代價就是畫面和色彩的表現失真,因此如果要用來從事一些對色彩準確度有精確要求的工作時,就很可能會被晶片的強化功能給陷害到。 而電腦螢幕在畫面的詮釋上則傾向「還原」,對於電腦螢幕來說,玩家購買的理由可能不單單是為了打Game、看片,可能還會有專業工作需求,如繪圖、影片剪輯的等等,相較於電視就是買來看個爽,電腦螢幕所要面對的情景差異就顯得比較多元,比起顧此失彼,不如一切遵照市面上的主流的標準,不討好任何一方。 這也就是為何比起強調影像增強能力,電腦螢幕會更加強調自家的色域和色彩準確度,像是可以涵蓋多少的sRGB、Adobe RGB、DCI-P3等,更講究的甚至還會標榜螢幕在出廠之前就經過獨立校色,並在盒中附上一張校色報告書。以華碩的ROG Swift PG65UQ就特別註明螢幕的色彩涵蓋範圍可以達到95%的DCI-P3,並且經過獨立校色讓Delta值小於2。(Delta值用來判斷色彩偏差程度,小於3代表連專業人士都無法分辨,。) 電視的主力就是做為娛樂用的終端產品,在功能上主要就是負責提供相關的內容與服務,因此可以發現電視通常會內建數位電視(DTV)選台功能,讓用戶可以直接觀看數位電視節目。不過由於當今真的想看電視的人,通常會去申裝有線電視(Cable TV)服務,而這些業者都會附機上盒,可用來與電視連接,當然也可與電腦螢幕連接。使得當今內建DTV天線與接收功能的電視,優勢就不再那麼明顯了。不過,近年來隨著網路串流視訊的崛起,不少高階的電視都會內建智慧功能,讓電視具備些許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情境。這些智慧電視會內建各式作業系統(如webOS、Android TV等等),並提供應用程式商店供玩家下載與娛樂相關的App,如此玩家可以連接家中Wi-Fi或有線網路,以便直接觀看YouTube、Netfilx影片等內容,不需要額外連接其他3C裝置,讓電視也能擁有簡易電腦的隨選視訊功能。 至於電腦螢幕在定位上除了一般辦公或文書使用之外,也是生產力工具,也讓電腦螢幕與主機之間有依存關係,使得在附加功能的設計上更偏向輔助生產力與便利度,例如不少螢幕都會提供USB Hub的功能,方便玩家擴充身邊的裝置。又或是內建了圖片比例尺、子母畫面等功能,協助玩家在進行設計類或多視窗工作的用途時,能夠擁有更佳的便利性和使用上的彈性。當然有些電腦螢幕具備娛樂功能,有內建喇叭,讓用戶可以直接看影片、玩休閒類遊戲,更可拿來看電視。只要連接有線電視機上盒,或是坊間智慧電視機上盒(如Android電視機上盒、小米盒子、Apple TV等等)就搞定了,就算您不想花錢看電視、只想純粹看那DTV所提供免費22個頻道的話,其實也只要加裝個千來塊的DTV機上盒即可,因此這樣看來,電腦螢幕幾乎可以滿足各種需求,似乎買電視的誘因就小很多了。 此外,隨著電競世代的崛起,為了配合電競選手和各種類型的電玩需求,電競級的電腦螢幕紛紛興起,從最早的加快螢幕反應速度,減少畫面模糊,到現今各式各樣的超高更新率與顯示卡輸出同步(Free Sync、G-Sync)等,讓玩家可以把握微秒級的畫面瞬間變動,以取得致勝先機,同時享受更加流暢和穩定的畫面呈現。由於電視大多數的場合並不會與電腦連接,因此這一類的特化功能,也就僅有電競級的電腦螢幕才會提供了。 前面提了不少電視和螢幕之間細部的差異,但目前主流的電競螢幕還是集中在27~32吋左右,對於想要打造電競房間的玩家來說,這樣的尺寸遠遠不夠,少說也至少得要來到55吋以上才能滿足。而面對這樣超大尺寸的需求,在市場上就幾乎都是電視的天下了。 但就如前面提到的,即便是高階電視,也多只針對影視內容做出調整,對於遊戲娛樂上的特化依然相當缺乏,即使顏色表現再討喜,玩起來的感覺還是缺少了點什麼。因此為了滿足高階電競市場的需求,NVIDIA早在2018年的CES展上就發表了BFGD(Big Format Gaming Displays)的解決方案,就是針對超大尺寸螢幕而來,其主要訴求,就是針對當今大螢幕電視所缺乏的部份補強,包括像是高更新率、高反應速度,甚至是G-Sync等功能,通通帶到大螢幕上來,就是要讓財力雄厚的電競迷,能夠真正的一飽眼福。 華碩做為電競市場的龍頭品牌之一,對於NVIDIA推出的BFGD方案,自然是義不容辭的響應(),集結著過去電競產品與螢幕製造的經驗,推出了要價近15萬元的超大頂級電競螢幕:ROG Swift PG65UQ。 華碩的外觀設計絕對不輸給一般家電廠商,PG65UQ的正面外觀在低調中帶著霸氣,65吋的螢幕採用全平面的窄邊框設計,非常符合高級顯示器在邊框上的要求,而金屬材質的腳架讓螢幕呈現一種懸浮感,等邊三角形的設計,配上中間ROG的LOGO,給人一種猶如科幻電影般的高科技質感。 至於背面的設計也相當的有料,華碩將所有的I/O都集中在右側,提供了4組HDMI、1組DisplayPort、1組「Mini USB」、2組USB Type A擴充Hub,和1組USB Type B數據連接孔。 因為將所有的I/O都集中的關係,螢幕背面呈現了幾乎無開孔的美背,並在上頭以招牌的瑪雅圖騰紋路裝飾大大的ROG商標。想當然的,ROG不可缺少的RGB元素也沒有缺席,而且實現的方式相當特別,是在配件盒中直接給予一個支援AURA Sync的RGB投影燈,玩家將它鎖在機身背後之後,與側邊的Mini USB孔連接,就可以在螢幕的正下方顯示出七彩的「敗家之眼」(誤XD),終極的信仰瞬間霸氣顯露! 做為一款要價近15萬元的螢幕,除了尺寸大之外,規格也一定要給它頂到天,才配得上這個價格啊!在螢幕材質的選擇上,PG65UQ使用的是4K 「量子點」VA面板,不要因為不是IPS就覺得「母湯」(不行),事實上在超大尺寸的高檔電視級面板中,VA因為有著更好的對比能力而雄霸一方呢! 只是高階LCD電視不少都是使用VA面板,只是電視界一個奇怪特色就是普遍不愛明講自家使用的LCD面板種類,但神通廣大的網友還是有辦法給你找出來。 得益於量子點技術和VA面板的特性,螢幕的亮度可以來到1000nits,原生的對比度更是來到4000:1,並且設計了384區LED背光陣列,讓亮度控制方面可以更加的精細,明暗對比更加出色。 如此強大的亮度控制能力,在HDR方面必定有著不俗的畫面,PG65UQ不僅通過了VESA DisplayHDR 1000認證,還是電腦螢幕界唯一通過UHD Premium認證的螢幕,這項認證標準可是相當的嚴苛:螢幕色彩深度必須達到10 Bit、顏色的色彩空間需要至少涵蓋90%的DCI-P3、HDR的最高亮度須達1000nits以上,最低則需低於0.05nits。唯有全部滿足才能通過認證,在在都證明了PG65UQ卓越的面板素質。 PG65UQ除了在HDR的影視顯示能力上獲得了保證之外,在專業用途的功能上,華碩對此部分的調校也沒有放過。在色域的涵蓋範圍上,PG65UQ能夠涵蓋95% DCI-P3,並提供了Gamma 1.8/2.0/2.2/2.4/2.6的完整選項,用以滿足各種條件的創作標準。 另外,每一款螢幕在出廠之前都經過專業的顏色校準,嚴謹的要求每一台的色準都要低於Delta 2。以一台專業螢幕來說,Delta值越小,就代表的色彩偏離程度越低,小於3代表即使是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士也無法區分其差別。換言之,PG65UQ不僅有著專業顯示的表象,而且還有原廠親自監督調校,以達到「開箱即用」(out-of-the-box)的目標,無須自行另外調整 (因為65吋的螢幕光安裝就夠累了,若還要再調整,那就…)。 即便上述規格給得再充足,PG65UQ定位上依舊是一款「電競螢幕」,因此在遊戲上畫面呈現上才是一切的重點,華碩想要撈過界,自然也深知這一點。在最基礎的反應速率上,華碩成功將這塊65吋螢幕的灰階反應速率壓制在4ms,還配上了144Hz的螢幕更新率,讓螢幕不僅塊頭大,還極為靈巧。 不過小編在這邊提醒一下,由於HDMI的頻寬不足以支援4K 144Hz,所以一定得使用DisplayPort才能享受絲滑的高更新率體驗(當然還需要有效能足夠強大的顯示卡XD)。 值得一提的是,螢幕的設定中除了有提供HDR/SDR顏色呈現的切換選項之外,還有提供數種省電模式,並且預設是開啟的,但是小編發現還是得將DisplayPort或是HDMI的「深度休眠」選項關掉比較好,因為這項功能開啟後,就很容易出現螢幕無法正常被喚醒和偵測到訊號輸入,進而造成電腦都進入遊戲了,螢幕還沒畫面出來的狀況。 除了速度之外,PG65UQ作為NVIDIA BFGD的一員,與顯示卡之間密切配合自然也是基本配備之一,此款螢幕在G-Sync顯示卡同步功能上直接達到了「G-Sync Ultimate」的最高標準,代表螢幕在遊戲中能夠表現出優異的HDR性能、超低的延遲、高更新率絲滑畫面,更能夠保證遊戲畫面能夠穩定不撕裂,確保每一格畫面都能即時送到玩家的眼前。 不過在遊戲中,HDR的效果有的時候會因為遊戲的優化或當下的光影效果而有差別,以《毀滅戰士:永恆》為例,小編在遊戲中的地獄場景開啟HDR後,效果差異真的超級明顯,但是在毀滅堡壘中,就很難感受到差異。 當然身為一個超狂的遊戲迷,除了高檔的PC主機之外,PS4、Xbox One等家機也是必敗品,畢竟不是所有的遊戲PC上都有嘛!PG65UQ在針對家機上也有提供畫面上的優化支援,特別是Xbox One系列主機,玩家可以透過HDMI連接讓螢幕支援可變更新率(VRR)功能,可針對畫面場景的複雜程度來自動調整畫面的更新度,以確保玩家在遊玩的過程能夠獲得全程順暢的遊玩體驗。 不論是遊戲還是看影片,玩家要求的除了震撼的視覺效果外,聲音效果也絕對是必不可少的,畢竟不管是在挑戰史詩級的魔王、組隊與網友們彼此廝殺,還是單純的想要什麼事也不做的觀看電影,即便畫面即使再優秀,少了聲音表現也是索然無味。 在音效技術上,華碩可是有在長期鑽研的,為此還特組織了Sonic Master音效團隊,為自家的各項產品打造絕佳音質,在PG65UQ上當然也絕對不會是例外。PG65UQ裝備了兩顆經過Sonic Master技術調校的15瓦喇叭,並提供了電影和遊戲場景的音效精靈功能,讓玩家不論是在打遊戲還是看電影,都有親臨現場般的音效震撼(然後小編就被其他編輯逼著把聲音關掉了…)。 透過PG65UQ的開箱和介紹,除了一款高階面板該有的強大顯示能力,相信玩家應該可以看出有許多功能都是特別針對「螢幕」為出發點所設計的:不同於電視強調將普通畫質的影像進一步強化,PG65UQ還針對專業創作者進行出廠時的精準校色,讓購買的用戶可以直接開箱即用,不必費力的對這龐然大物「上下其手」來東調整西調校的。 此外,為響應顯示卡大廠NVIDIA的BFGD大螢幕電競體驗的計畫,在遊戲娛樂方面更是面面俱到的照顧到:144Hz更新率的流暢體驗、G-Sync Ultimate對於遊戲畫面的穩定和遊戲中HDR效果的優化,都是一般電視鮮少注重和支援的部分。正因為如此,已有一些電視廠商也嗅到龐大的家機與PC電競市場,紛紛推出適合遊戲玩家們的大螢幕產品,同樣提供上述的高更新率、G-Sync,甚至VRR等特色,以搶食大尺寸電競電視的市場。 您是口袋夠深不見底,又剛好遊戲的需求遠大於影視的玩家嗎?還在納悶該買哪台大尺寸電視來布置遊戲房嗎?看完了本篇的介紹後,相信會讓您有所改觀,或許您不妨可把超大電競螢幕納入自己選項清單內,畢竟這兩者在體驗上其實有著巨大的差別呢!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www.asus.com 建議售價:$149,000元 →更多的【PCDIY! Monitor/顯示器/電競螢幕/投影機/電視機/螢幕架】: →更多的【PCDIY! VGA/顯示卡/電競顯示卡】: →更多的【PCDIY! 八卦情報】: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賣場情報】:
-
從暗黑之神變成聖光之神?!《Minecraft》推出RTX光追版,畫面不再黯淡無光
NVIDIA的最新GeForce RTX 20系列GPU主打硬體光追(Ray-Tracing)技術與DLSS (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深度學習超級取樣)技術,賦予遊戲畫質提升到更加逼真的境界。然而要玩家掏出腰包來升級到RTX系列顯示卡,除了與遊戲廠商合作導入新遊戲之外,另一條路就是從當前頗受歡迎的遊戲來下手。這次NVIDIA選擇與微軟合作,在其推出的《Minecraft》(當個創世神)遊戲中,,讓遊戲畫面有了光線的加持,看起來更加逼真,從此不再黯淡! 《Minecraft》是一套類似樂高的組合遊戲,玩家可以在虛擬的世界裡建構自己的園地,不管是城堡、大地、草原,或是庭院、大樓、室內空間…等等,只要發揮一點想像力與創造力,就能建構出屬於自己的世界。 然而《Minecraft》由於僅使用到最基本的繪圖功能,沒有什麼基礎的光線特效,因此建構出來的畫面,看起來比較黯淡無光,甚至可能造成錯認山為海的情況。如今NVIDIA為這套最受全世界玩家歡迎的遊戲之一,來,讓玩家能夠透過RTX 20系列的顯示卡,來讓《Minecraft》加入光追特效,玩起來更加逼真! 這次NVIDIA與微軟合力打造的全新版本,主要是針對Bedrock (基岩)版所打造(Java版並不支援),支援RTX的Beta版本於4/16正式上架,玩家只要有該遊戲,並加入其Beta計畫,即可下載到全新6款具備RTX特效的地圖。 此外,NVIDIA更提供各種工具,來教導玩家如何打造RTX等級的地圖,並,讓玩家能以既有的地圖來發展與建構出具有RTX特色的地圖。 在硬體配備方面,這次由於《Minecraft》 RTX版本,將會使用到非常複雜的光追運算,因此非常耗用Win10電腦的系統資源,玩家必須擁有NVIDIA GeForce RTX 2060等級以上的顯示卡,搭配Intel Core i5或同級處理器,記憶體則至少要8GB以上,才跑得動。由於遊戲也支援到DLSS 2.0技術,可以讓遊戲畫面執行得更順暢!官方更表示若搭配RTX 2080並開啟DLSS 2.0之後,在Full HD解析度下可以達到90 FPS的成績! 以下就來看看這次的畫面吧! 玩家們可能在先前《Minecraft》的世界已經很熟悉了,但全新《Minecraft》 RTX版本有更多好玩的東西,包括可以建立全新的RTX材質,以及轉換工具等等。NVIDIA這次推出了各種工具資源包與教學指南,以幫玩家可以快速轉換到RTX的世界。 NVIDIA 這次推出了兩個教學指南,包括RTX材質的建構,以及非官方地圖的轉換工具,還有各種資源包,細節如下: 1. 2. 3. 各式資源包下載: (a) (b) (c) (d) 從上述可以了解到,NVIDIA正極力改變新舊玩家們對於RTX的印象,透過與遊戲廠商合作,加入RTX之後來重新詮釋當紅遊戲,讓老玩家回味,讓新玩家嚐鮮。從先前 (Quake II RTX) 開始,將傳統遊戲帶入光追特色,玩起來更加逼真有趣。而這次的Minecraft with RTX,可是打造出全新的世界,讓玩家們在玩樂的過程中,也能享受RTX特效所帶來的逼真世界!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5XjQnhXE8 ▲《Minecraft》RTX版本影片簡介
-
AMD第二代新款EPYC 7Fx2家族伺服器追加上市,主攻8、16、24核市場,提供C/P更高的HPC運算效能
AMD自2019年8月8日正式發表,採用Zen 2架構、7nm製程,並支援PCIe 4.0規範,最高達64核心、128執行緒,提供HPC (高效能運算)環境絕佳的運算效能,讓業界刮目相看! 隨著AMD第二代EPYC處理器的上市,,以更優勢的價格來供應企業用戶使用。如今,AMD可說是逐漸在伺服器市場嶄露頭角,隨著伺服器的主流市場逐漸往8核至20核心來發展,AMD也乘勝追擊,於2020年4月14日再推出新的EPYC 7Fx2家族伺服器處理器共三款,包括EPYC 7F72 (24核心)、EPYC 7F52 (16核)與EPYC 7F32 (8核心)等三顆全新CPU,以提供比自家7002同級產品更高的運作,以更具C/P值的設計,讓企業可以加速導入。 先前AMD推出的EPYC 7002系列伺服器處理器(代號‘Rome’,羅馬),採用Zen 2架構,並以全新7nm製程生產,能支援PCIe 4.0規格,以及DDR4-3200記憶體,賦予優勢的I/O與記憶體頻寬,且在L3快取提升了4倍,使效能比上一代EPYC快高達23%的IPC (每時脈執行指令數)。 EPYC不僅從架構上提升,更提供先進的安全功能,能幫助客戶保護最重要的數位資產。最高版本的EPYC 7002系列(7742/7702/7702P)擁有高達64核心、128執行緒為例,導入AMD EPYC平台,相較於競爭對手平台,能有效降低TCO (總擁有成本)達50%。 後來EPYC 64核心家族新增一個7H12的型號,為旗艦款,擁有更高時脈效能,但TDP也增加到280W,此外在今年2月還新增了入門款64核心的EPYC 7662,時脈較低,且TDP也比較低。至於32核心也有新的7532,時脈降低一些,但L3快取容量倍增。 為加速伺服器市場生態系的動能,AMD EPYC已陸續與亞馬遜、Google Cloud、微軟Azure、IBM Cloud、Oracle Cloud、騰訊雲等雲端業者合作,且先前更標下了美國能源局在Oak Ridge國家實驗室的Exascale超級電腦標案,將於2021年打造出1.5 ExaFlops等級的超級電腦-Frontier,此外,更獲得Lawrence Livermore國家實驗室的導入,以及美國各公家單位的採用。由此可見AMD可說是在伺服器市場初露曙光! 由於EPYC 7002家族,最高檔的7742雖說有64核心,但價位其實滿高的,也許效能很強,但耗電量也高,因此不一定符合TCO成本。以一般數據中心、密集運算來說,目前大多的密集性運算工作,其實很多時間是不太需要用到那麼多核心數的,此外像是虛擬機應用方面,像VMware這類的軟體是以單顆處理器的核心數來計價,越多核心的費用也越高()。因此對於整體部署成本來說,其實從記憶體要裝多一點之外,CPU內部的L3快取容量增大,對於伺服器在處理大量運算時,效能提升也比較明顯。 正因此,為達到最佳部署甜蜜點,AMD再次推出三款EPYC 7Fx2家族伺服器處理器,比自家同核心數級的7002系列的時脈和快取容量還要高,因此7Fx2家族將擁有更好的效能表現。以下是7002與7Fx2家族的產品規格列表。 ▼AMD第二代EPYC伺服器處理器 (代號Rome)規格列表 (橘色字為這次發表之新品) 從上表可以看到,這次7Fx2家族,最高等級的EPYC 7F72,擁有24核48緒,時脈為3.2~3.7GHz,L3快取增加到192MB,隨之而來的TDP比較高,達到240W,相較於7402來說,各方面的規格都更好,值得密集運算應用伺服器使用,當然價錢也比較貴一點點就是了! 至於主流的EPYC 7F52,擁有16核32緒,時脈比7302還高,達到3.5~ 3.9GHz,L3快取更是倍增到256GB,比7F72還高,再加上16核32緒裝2顆之後總共為實體32核心,算是一套VMware的授權費,因此AMD認為這顆伺服器處理器不僅時脈更高,將能成為虛擬機器的最佳選擇,因此在售價上將7F52訂得還比7F72高,不過整體來說還是比競爭對手的低就是了! 至於入門的EPYC 7F32則擁有8核16緒,時脈比7262高一些,達到3.7~3.9GHz,但L3則維持不變,售價卻比7262多近4倍!主打高效能入門伺服器市場! 上述的EPYC家族都可以搭配既有的EPYC 7002專用伺服器主機板使用,只要更新BIOS即可支援新的7Fx2處理器,至於TDP方面由於伺服器主機板皆能支援到280W的功耗,因此要應付TDP最高到240W的7Fx2家族,絕對是綽綽有餘! 因為這次EPYC 7Fx2家族,擁有更高效能、更多的L3快取,更可以雙路配置,讓伺服器效能再往上飆升,因此有越來越多一線伺服器大廠,紛紛導入7Fx2家族處理器,來建構各式伺服器產品。以下就透過簡報來看看AMD這次的出牌吧!
-
說個笑話:高階電競主機!《末日之戰重製版》有望歸來,搭光追還要能順跑4K@60Hz
還記得《末日之戰》(Crysis)嗎?這個在2007年推出的遊戲,瞬間輾壓當年玩家手中的頂級PC,後續又陸續推出了幾款續作,但其超高的硬體要求也造就了現在大家都會喊說「你的電腦跑得動《末日之戰》嗎?」這個謎因梗XD!雖然說目前硬體效能的不斷更新,要順順的玩《末日之戰》系列已經不是難事,但遊戲開發商Crytek似乎就是在等這一刻! 先前的CryEngine引擎5.6版展示影片中就提到,新一代的遊戲將搭載即時光線追蹤技術(沒錯光追越來越普及了..),同時也要能在4K高解析度下跑60 fps的體驗,這兩個重點放眼望去目前硬體市場,要能同時達到這兩個條件的硬體幾乎可說是少之又少,尤其顯示卡的部分恐怕要用NVIDIA SLI或AMD CrossFire才能做到,但這些都會是採用新一代CryEngine 5.6引擎的遊戲將具備的條件,放眼Crytek的遊戲,幾乎可以說就是《末日之戰重製版》會採用這些技術,但大家的電腦準備好被榨乾了嗎XD?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yWwqY-pYc ▲Crytek早前展示的CryEngine 5.6介紹影片。 Crytek目前尚未針對《末日之戰重製版》作任何官方說明,不過在Demo展示影片中可以看到眾多線索都將結果導向重製版的登場,尤其這次也會在新一代的家用遊戲主機和PC上推出,看來新一代的Xbox Series X和PS5兩台主機甫登場就可能面臨強大「敵人」(難道就是末日了嗎XD?),雖然說新一代遊戲主機都採用了新的硬體和全新的SSD技術,有望讓《末日之戰重製版》的速度將大幅提升,但考量到該遊戲的歷史...我們也不難想像這對兩台主機的顯示效能可能是場硬仗。 至於Crytek的好夥伴EA日前也表示,2021年第一季財報期間將會有多款遊戲登場,除了《榮譽勳章》將推出VR系列以外,EA也提到將會有多款粉絲引頸期盼的「重製遊戲」登場,這當中也包含《終極動員令》系列,同時,EA也表示新的《戰地風雲 6》將會顛覆所有玩家的想像,不過這款遊戲目前看來離推出還需要一點時間就是了(至少也一樣要到2021年才有可能),這樣看起來,Crytek著名的《末日之戰》系列就很有可能會是今年重新登場的重頭戲之一。 不過玩家也別擔心,雖然遊戲廠商來勢洶洶,硬體商倒也不是蓋的,接下來NVIDIA和AMD都會陸續推出新一代高階顯示卡,包含RTX 3080和Big Navi系列,就算《末日之戰》系列來個三部曲重製,玩家也有足夠的本錢跟它對幹的XD!(荷包君有沒有本錢就不知道惹QQ)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駭客暗網已售出超過50萬組Zoom雲端會議服務的帳號,只賣1美分,有些還免費贈送!趕快更改密碼!
Zoom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州聖荷西的科技公司,主要業務是提供雲端為主的視訊會議(Cloud Meeting)系統服務。不過前陣子被爆出有資安疑慮之後,不僅Google下令不准使用Zoom之外,就連我們行政院也下令各公務機關與各級學校都要禁用Zoom了! 有人問,有那麼嚴重嗎?確實啊!因為在某些暗網與駭客論壇裡面,就有人在兜售Zoom的帳號了!資安公司發現裡面有不少是摩根大通、花旗銀行,或是一些大學的帳號,您說不嚴重嗎? 由於暗網與駭客論壇裡面有超過50萬組Zoom帳號被售出,賣價低於一美分(不用新台幣1元)售出,甚至某些情況還免費大相送。這些帳號是透過憑證填充攻擊(credential stuffing attack)的方式取得,也就是以錯誤嘗試登入的方式瞎猜出密碼,在早期Zoom的登入機制還不是很完善時,駭客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成功登入之後,將這些成功的帳號整理成表,再兜售給其他駭客! 由於有些Zoom帳號是免費提供給駭客論壇,讓其他駭客可以使用Zoom-bombing (未受邀請的陌生人突然加入線上會議且大叫,以干擾會議)的惡作劇,或是其他惡意行為,擾亂既有的會議進行。要是會議是屬於NDA類型或是比較機密的會議,那麼就有機敏資料外洩的可能! 資安公司表示,這些免費的Zoom帳戶大約是在2020年4月1日起在駭客論壇上看到的,由於有這些好料!因此也讓這些駭客論壇越來越受矚目!流量開始爆增!除了上述的帳號是免費供應的之外,其他有些帳號則是以不到一美分的價格售出! 由於這些帳戶都是透過文字的方式來分享出去的!那些洩漏帳號者就大喇喇的直接在論壇裡面貼上一堆登入帳號(Email)和密碼。下圖中,就有超過290組帳號是免費提供的,主要都是學院的帳號。如佛蒙特大學、科羅拉多大學、達特茅斯學院、拉斐特大學、佛羅里達大學…等等。這些密碼中,有些是正確的,而有些則是舊密碼,表示當初就是用憑證填充攻擊的方式獲得! (不過如今應該有不少單位已經更改密碼了,因此這些帳戶可能無法再登入) 由於駭客論壇大量拋售這些Zoom帳號,資安公司一口氣買下大量的帳戶,以便可以用來警告這些用戶們趕快去更改密碼。該公司以一美分買下53萬組帳號,平均一個帳號不到0.0020美元。這些被售出的帳戶,包括受害者的Email、密碼、個人會議URL以及HostKey (主持人鑰匙)。 由於Cyble買下來的Zoom帳戶中,有些也是他們的客戶,他們也確認了這些帳戶有些是有用的,他們也透過聯絡這些客戶趕緊去更改密碼。 由於所有公司都受到這種憑證填充攻擊的影響,且Zoom的密碼可以從電腦、平板或手機登入,因此建議趕快更改密碼,至於個人會議ID必須付費才能更改!要是若怕陌生人突然衝進會議來搗亂的話,可以設定要求輸入會議密碼,才准許進入。此外也可以並預設關閉電腦音訊,或是關閉電話登入,以免收到參與者的雜音。 另外,Cyble也將這次的資安事件,加入其的網站,使用者可以透過輸入自己的Email,來檢查自己的帳戶是否被流出去濫用!
-
訓練師必備,雷蛇推出精靈寶可夢聯名款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Earbuds
知名電競廠商雷蛇Razer常與時下熱門遊戲IP推出聯名款的產品,像是這段期間主打的鬥陣特工、戰爭機器等都有搭配推出對應產品,但較偏向比較硬派的競技類型遊戲為主,不過,接續先前推出粉色系周邊之後,觸角也伸往其他玩家火熱的遊戲主角上頭,看到沒、可能很難想像雷蛇居然和超萌超Q的精靈寶可夢系列合作?! 這次雷蛇將聯名合作的產品鎖定到了市場競爭白熱化的「真.無線藍牙耳機」上,為自家的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Earbuds(名字太長了,以下簡稱Razer Hammerhead)帶來寶可夢的限定版本。 在外觀上可不是只是單純的印上寶可夢的LOGO或是推出新顏色,而是將整個充電盒都變成了寶貝球的樣子!耳機本體的部分則是將配色換成了大家熟知的「皮卡丘黃」,並將觸控板的部分設計成皮卡丘背部的剪影,戴上耳機後,耳機的提示音還會是皮卡丘的叫聲,感覺就好像是皮卡丘在對玩家說俏俏話,相當的頗具巧思。 (小編承認,有打中小編的心,X、想買…) 如果玩家跟小編一樣是寶可夢迷,特別是看到皮卡丘就完全失去抵抗力,即使剁手也想購買的話,可能需要費一點力氣了,因為目前這款產品只會在中國上市,台灣目前似乎是沒有引進的計劃。(殘念 好在台灣想要購買中國商成的產品的渠道相當多元,知名網購平台天貓也已經開放購買了,其售價為999元人民幣(約4,300元台幣),已真‧無線藍牙耳機的價格來說不算是特別貴,看來訓練師們的口袋空間似乎又要更擁擠了。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